关闭

举报

  • 提交
    首页 > 身边的事 > 正文
    购物车
    0

    这个小山村出了600多名大学生、硕士100多名、博士26名,咋回事?

    信息发布者:三秦一夫
    2019-12-14 19:29:15   转载

    这个小山村出了600多名大学生、硕士100多名、博士26名,咋回事?

    原创 朱文鑫 2019-06-24 17:36:04

    冒雨到了浏阳沙市镇,张尔忠老师告诉我,浏阳出博士,有三个有名的博士村。于是,驱车走进了闻名中外的沙市镇秧田村,一面26位的巨大博士墙,赫然映入眼帘.......

    这个小山村出了600多名大学生、硕士100多名、博士26名,咋回事?


    张老师告诉我,浏阳沙市镇“博士村”历来崇尚耕读传家,1200多户家庭培养了26位博士。这个村大都姓罗,其中一个家庭培养出来2位博士。第一位从小村走出去的博士是罗宣干,武汉大学化学与分子科学学院退休教授,如今已80多岁,罗宣干先后在华南理工大学、武汉大学、哈佛大学求学。

    这个小山村出了600多名大学生、硕士100多名、博士26名,咋回事?


    一进村口,整洁干净的村路令我惊讶,两位妇女在清扫马路,村里的每一条道路、包括房前屋后,都有人负责清扫,如果想在地上找出一片废纸屑或是一个丢弃的烟头都十分艰难。村民告诉我,这是他们幸福的家园。

    这个小山村出了600多名大学生、硕士100多名、博士26名,咋回事?


    在浏阳沙市镇秧田村,一座颇具特色的湖湘耕读文化馆吸引了我的目光,于是,走进馆内寻找“博士村”出博士的奥秘。

    这个小山村出了600多名大学生、硕士100多名、博士26名,咋回事?


    这个小山村出了600多名大学生、硕士100多名、博士26名,咋回事?


    馆内将分为家风文化展示区、乡贤文化展示区和传统文化体验区三大板块六个展区。

    这个小山村出了600多名大学生、硕士100多名、博士26名,咋回事?


    男耕女织,是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在村里一代代传承了下来。秧田村这个有着700多年历史的屋场历来崇尚“耕读传家”,尚学进取在当地蔚然成风。相关数据显示,截至去年中国共授予各类博士33.5万人,加上在读博士生20多万人,相当于1000户家庭出一个博士。而秧田村,这个1200多户家庭的小山村走出了600多名大学生,其中硕士100多名、博士26名。

    这个小山村出了600多名大学生、硕士100多名、博士26名,咋回事?


    耕读文化是中国几千年农业文明社会在特定历史时期形成的乡村文化,“忠厚传家远,读书济世长”,至今仍在沙市镇发挥着积极的社会影响和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

    这个小山村出了600多名大学生、硕士100多名、博士26名,咋回事?


    耕读文化起源于春秋战国,兴盛于唐朝和宋朝,至清末逐渐没落。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国家对乡村建设的重视,与农业相关的耕读文化焕发了新的生命力。

    这个小山村出了600多名大学生、硕士100多名、博士26名,咋回事?


    在沙市镇,你会处处看到孔子的雕像。中国的耕读文化孕育了众多的农学家,产生了大量的古农书,其数量之多、水平之高是其他国家少有的。古代的农书大都出自有过耕读生活的知识分子之手,他们有写作能力,又有农业生产知识,为写作农书创造了条件。耕读文化影响了文学、经济、历史、文化、家国的发展与兴隆。

    这个小山村出了600多名大学生、硕士100多名、博士26名,咋回事?


    这个小山村出了600多名大学生、硕士100多名、博士26名,咋回事?


    耕读文化给浏阳沙市镇留下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很多传统村落都带有耕读文化的影子,为现代人提供田园生活意境与场所。耕读文文化馆的建成,对于传承耕读文化、、亲近自然、农耕体验、乡村建设起到了多方面的助推作用。同时,耕读文化馆,为组织乡村研学活动奠定了基础,耕读文化园给乡村带来了充足的活力和实实在在的消费力。

    这个小山村出了600多名大学生、硕士100多名、博士26名,咋回事?


    这个小山村出了600多名大学生、硕士100多名、博士26名,咋回事?


    走进秧田村,处处看到孩子们即使放学了,依旧在门前读书的快乐与老人们的温文尔雅的谦和,谁家孩子的成绩好、肯用功,比挣钱多更令人称道。谁家出了几个大学生,哪家孩子考取了硕士、博士,这才是最有面子的事。重教勤读已成为这里的独特民风。

    这个小山村出了600多名大学生、硕士100多名、博士26名,咋回事?


    这个小山村出了600多名大学生、硕士100多名、博士26名,咋回事?


    好家风代代相传,好家训历久弥新。沙市镇秧田村耕读传家,已成为湖南浏阳的一张引领美丽乡村、文化传承和全域旅游的新名片。

     


    打赏捐赠
    0
    !我要举报这篇文章
    声明 本文由村网通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村网通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村网通立场。本文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