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举报

  • 提交
    首页 > 头条热点 > 正文
    购物车
    0

    孙建设:在苹果园里“种出”农村特色产业

    信息发布者:三秦一夫
    2019-10-17 21:26:23   转载

    孙建设:在苹果园里“种出”农村特色产业

    新京报 2019-10-17 12:09:11

    新京报讯(记者 王纪辛)上世纪90年代初,他指导村民种苹果,在那个年代仅苹果一项收入就能人均1800元;2006年,他提出“苹果栽培制度变革”,此后10年,他四处奔走呼吁,终于把“矮砧密植高效栽培技术体系”实施在全国苹果主产区;2017年,他牵头的“太行创新驿站”已经跳出苹果种植领域,涵盖果品、蔬菜等10大类26个特色农业产业,100多项新科技、新成果在驿站得以转化推广,科技贡献率达到80%以上,带动7万农户增收。他是孙建设,河北农业大学教授,在2019年全国脱贫攻坚奖评选中,获得了创新奖。

    孙建设:在苹果园里“种出”农村特色产业

    河北农业大学教授孙建设,在2019年全国脱贫攻坚奖评选中,获得了创新奖。受访者供图

    大学毕业自荐“科技村长” 一天工资两毛六

    上世纪80年代初,河北农业大学师生决定深入太行山区,把最新的农业技术送到田间地头,把教学、科研与生产实践相结合,享誉全国的“太行山道路”由此开启。1982年,孙建设从河北农业大学果树专业毕业后,就直接走进农村,成为走“太行山道路”的首发队员之一。没几年他就做了一件事——自荐担任保定市顺平县苏家疃村村长。

    那是1987年春,苏家疃村种了400亩苹果,但根本不知如何管理,村民连忙来找他帮忙,孙建设并没有马上答应,而是提出3个条件。

    一是,村干部必须带头学好技术;二是,技术只讲两遍,如果大家不去落实,“就不带你们玩了”;三是,要当科技村长,“不是为了享受一天两毛六分钱的村长待遇,我要让你们明白,技术投资能挣回点什么!”

    上任伊始,他把400亩果园进行了重新规划,明确了责任制。针对农民文化水平低、对科技认识程度差的情况,由浅入深地向农民耐心传授果树栽培和管理知识。还把果树管理的要求和方法,按日期、分阶段印成材料,发到各家各户,使家家有“明白纸”,户户有“明白人”。

    5年后,苹果树开始挂果,村支书家的24棵树一下子靠卖果挣回9800元,全村一年共产果2万多公斤,收入10多万元。

    村民高兴的同时,还发现了一个“秘密”,谁家常与孙教授打交道,谁家的果树就长得好、结果多,于是,村民纷纷向村委会提议,孙教授必须轮户去村民家里吃饭,这足以说明百姓对新技术的认可和欢迎。

    1995年,苏家疃村苹果产量突破50万公斤。全村果品收入实现200万元,仅此一项人均收入就达1800元。这在当时的贫困山区,是相当罕见的成绩。孙建设自己也一点没耽误科研与进修,成为了我国首个“博士村长”,把苹果种植的新品种、新技术、新观念带进贫困山村。

    变革苹果栽培制度 “这十年我就干了一件事”

    2001年,随着我国苹果种植面积增加,果农综合收益不增反降,对比国外的一案例,孙建设开始反思,“我们究竟与国外的差距在哪里?”

    为了寻找答案,44岁的孙建设毅然赴美交流,目的是带回先进栽培技术,也要学学美国是怎么经营苹果产业的。

    当时,美国华盛顿州已全面推行苹果矮砧密植栽培,技术先进、产业链条完备。为了学到真本事,除了在实验室进行研究外,他利用周末和节假日,结交一批果园农场主、果品包装销售以及从事协会管理的朋友,走访和调研了30多个果园和相关企业,参加了好多次行业年会或专题研讨会。在美5年,孙建设觉得对我国如何转向现代苹果产业有了较为明确的思路。

    孙建设:在苹果园里“种出”农村特色产业

    矮砧密植方式种植的苹果。受访者供图

    “中国过去传统意义上的苹果园,栽的是乔化树。”孙教授告诉新京报记者,早期种植观念下,果树的枝干粗大,一亩最多种20几棵。“但是,为了多产果早产果,必须在果园多种树,果树本身又想长大,空间小了,‘脾气’就不好,不好好结果,光长枝条,没办法,只能增加人力修剪。我们过去用了30年,都是跟果树较劲。” 那该如何解决呢?答案是“矮砧密植、高效栽培”,尤其是那些水肥条件相对比较好的苹果产区。

    2006年,孙建设回国后,利用半年多时间,走遍全国苹果主产区,在国内率先提出适合中国国情、适度规模经营的“苹果省力化矮砧密植高效栽培”新模式,针对产业诉求,启动系统研究,涵盖无病毒大苗培育、高标准建园、幼树快速成形、水肥一体化及病虫害综治、果园装备及信息化、土地流转和职业技术培训、建园成本核算与效益分析等关键环节,并由此组建起河北农业大学跨5个学院、40多名不同学科专家参加的联合攻关团队,用产业化思维建立种植新模式。

    孙建设:在苹果园里“种出”农村特色产业

    河北农业大学教授孙建设(左)为参观者介绍矮砧密植苹果种植模式。受访者供图

    带着边研究、边示范、边推广的研发思路,孙建设在全国7省市建立苹果现代栽培模式示范园,“针对不同气候,不同地域社会经济环境,指导当地建立适合本地的种植方式。”就这么步步为营,孙建设提出的中国苹果栽培制度变革,也终于逐渐从呐喊变为现实,“这十年,我就干了这么一件事。”

    “让专家住得下,待得住,干得实”

    把农业技术送到田间地头,这么多年来,“太行山道路”越走越宽,同时也适应现代农业发展需求不断深化与革新着。2017年7月,保定市委市政府决定,在市辖区内的26个区县参照“太行山道路第一驿站”模板,打造 “太行创新驿站”。

    这项行动源自于河北农业大学与保定市顺平县2013年探索创建的“河北农业大学太行山道路---第一驿站”,孙建设对这个驿站投入了很多心血。

    孙建设:在苹果园里“种出”农村特色产业

    位于河北省保定市顺平县的河北农业大学太行山道路第一驿站。受访者供图

    4年的实践与摸索,实现了当初“驿站”的功能设想:一是,构建一个产业技术研发平台,孵化新技术、展示新成果,成为农民田间地头的科技超市;二是,培养一批服务产业的人才,包括投身和专注农业的教(授)师、热爱和钻研产业技术的研究生、农业园区农场主和乡土技术能手,为区域农业产业永续发展储备人才;三是,服务区域经济,吸引和聚集科技、人才和金融资源,为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全产业链打造出真招,为政府分忧、为产业解困、为农民增收。

    目前,有20多个太行山农业创新驿站设在贫困区县,规划建设面积28.3万亩,建成面积8.6万亩,涵盖蔬菜、果品、杂粮、中药材、养殖、苗木、盆景等10大类26个特色农业产业,100多项新科技、新成果在驿站得以转化、应用、推广,科技贡献率达到80%以上,带动7万农户增收。

    孙建设:在苹果园里“种出”农村特色产业

    太行山农业创新驿站这里将转化科技成果,孵化特色产业,带动当地农户增收。受访者供图

    据介绍,到2020年,太行山农业创新驿站将增至200个。

    “我想的是,自己走了30年太行山道路,得留下点什么,” 孙建设告诉新京报记者,“之所以把这个项目叫做驿站,就是想让专家在农村不是‘路过’,而是‘住下’,不仅住下,还能待得住、干得实。”

    新京报记者 王纪辛 编辑 唐峥

    校对 李立军


    打赏捐赠
    0
    !我要举报这篇文章
    声明 本文由村网通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村网通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村网通立场。本文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