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举报

  • 提交
    首页 > 头条热点 > 正文
    购物车
    0

    王永幸:“一心走社会主义道路的铁柱子”

    信息发布者:三秦一夫
    2021-09-24 20:53:56   转载

    王永幸:“一心走社会主义道路的铁柱子”

    2021-09-02 13:03·大众日报

    在山东龙口市下丁家镇,至今流传着一首民歌:“胶东半岛凤凰山,下丁家就在山那边;艰苦奋斗创大业,穷山沟变成米粮川……千秋业绩载史册,‘铁柱子’精神代代传。”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下丁家大队,是全国农业战线的一面红旗,老书记王永幸被称为“一心走社会主义道路的铁柱子”,享誉全国。

    王永幸:“一心走社会主义道路的铁柱子”

    王永幸1925年出生在下丁家圈子村。这是一个“山是和尚头,光溜溜,地是一层皮,乱石窝”“十年总有九年旱,庄稼见种不见收”的穷山村。

    1946年,王永幸参加北海武工队,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他参加战斗百余次,屡立战功。1949年4月,王永幸以二等甲级残废军人身份复员回原籍,任芦凤区民政助理。1950年,他怀着建设家乡的理想,辞去公职回乡务农。

    1952年,王永幸带领9户农民成立了下丁家乡第一个互助组。1954年,王永幸带领21户农民办起了“红光”初级农业合作社。1955年,下丁家成立“阳光”高级农业合作社,王永幸任党支部书记兼社长。自此,他带领社员揭开了治山治水的序幕。

    下丁家山地土层薄,揭开地皮就是乱石窝,而且一小块一小块的支离破碎。1956年冬,王永幸组织起一个青年突击队,苦干了十几天,将7块零碎小地联成了一块。这是下丁家第一块大面积的土地,被下丁家人称为“一大地”。

    有了“一大地”作样板,下丁家人向治理山坡、河滩地发起了进攻。在天寒地冻、风雪交加的日子,每个人的手除了冻疮就是血泡,有的人为了防止感染甚至拔掉了指甲。“大斜坡、阴阳膀”地变成了一层层整齐的梯田,近1.7万块零碎土地整成了1600亩旱涝保收的稳产高产田。

    下丁家水源奇缺,自古就是“十年九旱、十年九欠”。王永幸带领社员用简陋的生产工具,从凿石打井到兴修水库、修建拦河坝,闯出了一条“三水归田”的治水之路。1957年春,下丁家第一座水库建成。当年秋,500多名社员齐上阵,12项水利工程同时上马。1957年大旱的情况下,下丁家粮食亩产达280公斤。从此结束了吃返销粮的历史,第一次向国家交售爱国粮11.5万公斤。

    粮食有了保证,王永幸开始带领社员种植果树,建果铺厂发展副业。到1961年,下丁家农业总收入比1957年增长了70%。全大队80%以上的社员成了存款户。

    1965年,下丁家大队获得“全国农业战线红旗单位”称号。1966年10月,王永幸作为全国劳动模范光荣地登上了天安门城楼,参加了国庆观礼,受到了毛泽东和周恩来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

    下丁家人从未停下治山治水的脚步,在王永幸带领下,下丁家人艰苦奋斗30年,建成“三层楼”水库,修成6000多块“人造小平原”,修筑32华里环山公路,将一方穷山恶水治理成“看山山青,看地地平”“看人精神焕发”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2000年元旦,王永幸因病去世,终年75岁。

    王永幸生前多次说:“不为名,不为利,群众放心党满意。”这位为家乡奋斗了一生且创造了无数惊人奇迹的老书记,将与“敢为人先、艰苦奋斗”的下丁家精神一起,在这片土地上世代传颂。(□大众日报客户端通讯员 崔方方 赵琳 张兆友)


    打赏捐赠
    0
    !我要举报这篇文章
    声明 本文由村网通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村网通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村网通立场。本文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予以删除!